佳文精选丨社区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初探(上篇)

来源:爱游戏网页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8-14 18:40:52

  江苏江宁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高级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级)、故宫博物院院长。2019年受聘为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2022年1月10日,受聘为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出版专著有:《人居北京:唤醒工业遗产》(2022)《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2010)《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2007)《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2006)等。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一个民族既立足于自己的经济实力里,更立足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中。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我国博物馆的丰富多彩。作为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类别,社区博物馆虽不可能替代别的类型博物馆的存在,也不可能作为今后城市中博物馆的唯一模式,但是必须承认,随着社区博物馆迈出坚实的步伐,它必将成为中国博物馆大家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新时期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时代对于博物馆服务于社区的责任与使命,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社区博物馆也不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社区博物馆理论使博物馆功能和作用发生革命性变化。博物馆已经不是仅仅依靠文物藏品作为工具来教育观众,而是以实际行动回答人们的现实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社区博物馆的理想是使社区民众生活在一个和谐、宁静、优美、舒适、方便的社会环境之中,也就是使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社区博物馆将文化活动整合于社区生活之中,并通过鼓励多样化的交流模式,使自身在社区生活的慢慢的提升中得以发展。随学习时代的来临,将终生学习包括在社区文化的发展中,使人们通过参与博物馆活动获得知识变得更重要。社区博物馆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学习和把他们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机会,努力培养出能够对社区文化负责任的新一代居民。社区博物馆应该拥有详细记录社区情况的“资料信息中心”,其基本功能为储存和研究社区文化的相关信息。例如录音记录下的口碑历史、各类文献中的文字资料、具有特殊意义的实物标本、文化遗产资源的普查清单,以及其他属于社区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资料信息中心不仅为社区民众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提供广博的知识资源,而且为外来的参观者和研究者提供有关社区文化遗产的珍贵信息。同时,“资料信息中心”利用小型的陈列展览向参观者介绍近期社区博物馆活动情况;为专职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工作设施;作为社区服务场所,为来访者提供餐饮、会议室等服务。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R.W.Emerson)曾经说过,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1]。位于英国伦敦的“岁月流转回忆中心”,就为了通过回忆疗法,保存年长居民对于社区历史和个人经历的回忆而设立的小型社区博物馆。“在社区博物馆中,‘公众记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社区博物馆依赖它而存在,它是一笔必要的、巨大的、活的遗产”[2]。作为一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成都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成都市提出通过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制定《成都市城市记忆保护规划》,将那些浸透着成都历史内涵的老建筑、老街道、老地名等历史文脉保护留存下来,恢复历史名城的青春活力。首先,开展历史档案资料的征集,向社会广泛征集与成都“城市记忆”有关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历史资料,以丰富城市记忆工程;其次,建立“成都城市记忆工程名录”。在普查市、区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上,将具有突出价值和地域特色的老街区、老民居、老建筑、文物古迹、园林胜景、历史纪念地及名厂、名店、名校等造册登记,建立起成都城市记忆工程数据库”;第三,抢救拍摄城市现状影像,对城区历史街区现在的状况进行抢救性拍摄,建立起城区历史旧貌照片、录像档案,梳理出《成都市城市老建筑名录大全),凡是进入“大全”的历史建筑不得擅自拆建[3]。

  社区经历漫长的岁月慢慢地发展而成,正如生命体的发展离不开遗传基因的传递,社区的发展也离不开自身的文化传统。社区民众对于文化传统的眷念,是经年累月由时光和生命交织的情感,并融入社区民众的血液,成为遗传基因,世世代代传递下去。笔者童年、少年和青年的大部分时间,在北京的胡同、四合院里度过,那些温馨时光是值得珍藏终生的美好记忆。胡同、四合院以清晰的街巷肌理平面布局,有序伸展开来,构成历史城区平缓开阔、方正规整的空间形象。街道、胡同、院落、房屋形成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有空间、私有空间的清晰序列。四合院由于庭院的存在,在户内引进自然景观,可以每时每刻感受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实现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换。“那四合院不单单是旧时的王府官邸,也不仅仅是前出廊、后出厦或进出两院有影壁、游廊、垂花门,外带耳房的标准四合院,却一定是青砖灰檐鱼鳞瓦、天棚鱼缸石榴树的四合院。有了这样的四合院,胡同才有了依托和层次,整个城市才有了人气儿,才会有洁白的鸽儿响起清脆的鸽哨,飞起飞落在灰瓦与红墙交织的上空,构成属于北京城一幅独有的画面,才爱登上景山顶,看那起伏而又错落有致的北京城的轮廓线”。李兆汝先生在谈到北京四合院时情真意切,“我确实感觉到它接地气,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一树一草、一花一木似乎都有灵性,让你可以真切地感觉一年四季的自然轮回”。 [4]

  历史文化街区依托城市整体环境而存在,既要保持她独具一格的历史魅力,也要激活她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文化生机。社区博物馆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保留过去历史的痕迹,而且也涉及展现今日社区文化的面貌。博物馆文化必须融合到社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环境之中,以巩固和发展在社区发展的策略中的地位。美国艺术人类学家R·雷顿(R·Layton)在《艺术人类学》中认为“那些小规模社会中所包含的艺术起源以及早期发展元素在现代文化中仍能够正常的看到。” [5] 当地居民是社区的主体,是社区文明的创造者、实践者和受益者,社区的发展不可以忽视当地居民的需求。尊重民众,才能尊重民众创造的文化遗存;尊重民众,才能尊重民众创造的生存环境;尊重民众,才能尊重民众创造的文化特色。一个真正拥有活力的社区,应该给予人们鲜活的印象和记忆,但是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开发中,人们在追求和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往往忽视心理和情感上的归宿和认同,缺少对精神世界的更多考虑,缺少对社区民众生活需求更多的关心。技术现代化导致城市建设往往不注重社区特有的文化面貌、自然环境,盲目开发、盲目引进、盲目模仿其他城市的外表,因此导致社区文化特征的丧失,所形成的“千城一面”城市景观,正在消解着社区文化的集体记忆。

  对于社区民众,社区博物馆的建立可以促使他们形成对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理解和尊重,并进行自发保护,从而完整地保留社区的自然风貌、文化遗存、生存智慧、风俗习惯等。虽然全世界都知道胡同、四合院是北京文化的标志,但是如果不加以妥善保护,若干年后,什么是胡同、四合院,胡同、四合院中的生活如何,恐怕没多少人能够回答得出。事实上,今天居住在北京历史城区中的大部分居民,已经没办法体验真实的胡同居住方式,感知真正的四合院生活,从而也无法与胡同、四合院建立起犹如血脉般的亲密感情。然而,当成片的历史街区从城市的版图上消失后,人们才感受到,消失的不仅是胡同四合院,而是世世代代社区民众的人文传统和生活模式。“不知从何时候起,怀旧情绪开始在社会上蔓延。既然在四合院里生活有诸多的不便和不爽,可如今住在冬有暖气,夏有空调,不出家门就能如厕洗澡的千净楼房里的人们,怎么反倒留恋怀念起‘苦日子’来了呢?人们在饿肚子的时候是不大会想到营养的,天天大鱼大肉,难免就想吃些粗粮,在物质生活相对满足的今天,人们开始追念起那些普通平常但已经找不回的日子。有关四合院里生活的回忆当然不乏温馨和乐趣,不然人们怎么能够一味沉湎于过去?” [6]

  东花市社区博物馆是北京首个社区博物馆。早在清代康乾盛世时期,花市就是著名的手工艺品制作与销售集散地,手工业的“五行八作”十分发达。目前花市地区仍然生活着不少优秀的民间艺人。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一些手工艺品和民间艺人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有些甚至已经艺绝人亡。2008年,东花市社区建起3000余平方米的社区博物馆。东花市社区博物馆强调地域文化特点,收藏有数百件老北京民间手工艺品。馆舍包括综合展厅和绢花、绒鸟、料器等特色展厅,还设立了绢花、插花工作室,以高度凝练的形式,集中了东花市社区的文化资源和创作精华。社区博物馆的设立,还为学习传统技艺和展示民俗作品搭建起了平台,社区民众可以在这里学习传统工艺制作,在这里与历史对话,与文明携手。此前,东花市社区曾组织下岗职工、残疾人和感兴趣的社区民众学习绢花制作,但是没有合适的场所,培训条件十分艰苦。如今,社区博物馆成为当地居民学习传统技艺的工作室,担负起守护和传承社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在以前,很少有人会想到用一家博物馆把一个地区的民间艺人聚在一起,并展示给大家。从这家博物馆敞开大门的那天起,我们已走出了继承传统并还艺于民的第一步。” [7]

  在美国,一些城市采取以社区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以此引起人们对社区问题的关注。下东区是美国最著名的移民区域之一,在历史上曾经是欧洲移民的家园。在1830—1930年的100年间,几乎每一位来到纽约的移民,至少在一段时间内都住在下东区社区的廉租公寓楼内。新移民们之所以被吸引到这里,是因为他们承租公寓住所的能力有限,而这里是人们能负担得起的城市住房选择之一。如今,下东区社区主要是流动人口中劳动阶层的聚居地,居住着来自中国、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等国家的移民。然而,下东区社区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超越国家、语言、宗教信仰,把人们联系在一起,使这些廉租公寓楼成为一代又一代移民的共同经历。“现在,全球范围内慢慢的变多的国家正在目睹着空前规模的移民大潮涌入到他们的城市中来,怎么样应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他们。因此,下东区作为首批面临这种大规模移民注入的地区之一,它的故事就有了全球范畴内的重要意义”。下东区社区决定从一个典型的地点开始发掘移民故事,这就是座落在下东区中心果园大街97号的廉租公寓。这是一座建造于1863年的五层复合式住宅,也是在1864—1935年间,大约7000名移民居住过的家园。此后这座廉租公寓被关闭,长期无人入住,直到廉租公寓博物馆获得了它的使用权。

  成立于1988年的下东区廉租公寓博物馆,即是一座实行以社区为基础的教育学习管理机关,鼓励不同背景的社区民众去参加了,就社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对话。特别是通过介绍下东区社区的移民文化,解释居住在此的流动工人经历,以增加人们的宽容态度,改变对下东区社区的传统观念。下东区是现代服装产业的诞生地,今天这里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服装商号,而其中一些被视为“血汗工厂”。廉租公寓博物馆的主题之一是“在服装产业的移民”。时至今日,廉租公寓博物馆已经确认1700个左右曾经居住在这所公寓大楼内的住户,而且重新维修了一些移民家庭的旧居,这些移民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背景,属于不同的阶层,有不一样的经历。试图通过典型家庭的视角,对老移民经历和新移民经历作比较;通过由专人向参观者讲述这些家庭的故事,试图涉及一些存在久远的社会问题;通过陈列展览,听取录音等方式,了解业主、生产者、顾客和管理者等对下东区社区的不同看法;通过一边讲解一边提问的方式,使参观者根据已有的知识、信仰和观念来回答一系列问题;通过提供公共论坛,让参观者进行交流与思考。廉租公寓博物馆鼓励社区民众在自己生活的社区里,加入到各项活动和讨论中来,分享不同的观点,讨论不同的经历,探究解决社区存在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批判性地审视复杂的社会问题,用积极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 [8]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启动了中国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车轮,深圳市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产生外来劳务工最早和最多的城市之一。截至2007年底,深圳市有800多万外来劳务工。一批又一批劳务工汇集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开始了充满理想主义精神的打工生活,同时也在铸造着现代文明。为了展现这一特殊文化现象,铭记劳务工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表示对城市开拓者的铭记与尊重,2008年,深圳市和宝安区政府,依托成立于1978年12月的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石岩上屋怡高电冶厂旧址,建立起全国第一家展示劳务工历史的博物馆,即“深圳(保安)劳务工博物馆”。博物馆征集收藏了企业创办时期的原始文件,以及有关中国第一批劳务工的珍贵史料、实物 [1] 。目前博物馆已征集到各类文物2000多件。今天的实物就是明天的历史。“跟着社会的发展,劳务工在未来的某一天必将成为历史,先见性地保护和征集劳务工文化史料、史物,筹建劳务工博物馆,征集、收藏并展示劳务工群体各类工作及生活见证物,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劳务工生存状况及贡献,承担并组织劳务工课题研究,对劳务工现象及其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修建一座纪念劳务工的博物馆,通过重温劳务工当初的奋斗足迹,“让后人铭记他们的一切,不仅是记忆,更是一种历史责任。” [1]

  我国社区博物馆的发展虽然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是近年来各地发展社区博物馆的积极性持续高涨。由此能够看出,社区博物馆的发展,有着宏阔的社会背景和积极的时代意义。社区博物馆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文化力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必然逐渐改变,对社区民众的现代教育,是社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区博物馆发展的需要。

  在欧洲的历史街区中,当地居民并不以社区形象不够现代而不安,而是以保持传统生活而自豪。为了妥善保留城市发展的脉络和原貌,在柏林市的历届政府里都保留有一份历史遗迹的清单,根据这份清单,城市中相当完整地保存了许多80~100年以上的历史建筑,任何公司或个人只有对这些建筑内部做改造的权利,而不能擅自对历史建筑的外观做改造。同时,柏林市对城市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持有宽容的态度。由于历史的原因,柏林的东西部分隔了50年,原东柏林和西柏林早已按照自己的城市规划思路建造了各自风格迥异的城市建筑。东柏林保留了大量“火柴盒”般的东德时期建筑,尽管这些建筑与西柏林古典优雅的建筑风格并不协调,但是柏林市认为“保留100年来城市发展的脉络和原貌,尽管这可能在风格上有点冲突,但不要紧,这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12]

  社区形象是自身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的客观反映,而非矫揉造作在短期内即可以造就出来的。随着历史的推进,社区形象在历史背景和文化不间断地积累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L·芒福德(L·Mumford)在《城市发展史》中采用了我国宋代《清明上河图》的景观图片,他认为这幅画充满生活气息,“所显示的那种质量:各种各样的景观,各种各样的职业,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各种各样的人物的特有属性——所有这些能组成的无穷的组合,排列变化。”从人性与自然的回归意义上,中国传统城市的某些文化特质,值得今天的城市建设所汲取或传承。张鸿雁教授认为:“历史的载体不是在教科书中,而是在有质感、有形体、有生命痕迹的社区里。不同的社区面貌、街道景观,是人们区别、认识不一样社区形象最直接途径。一个社区尤其要注意保护建筑文脉延续中的标志建筑。因建筑遗产有多方面价值,如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和情感价值。特别是情感价值的作用,它最重要的包含文化认同心理、历史延续感、国家责任感、精神象征感、意识凝聚力、宗教崇拜等,核心是‘文化认同’。也就是说,社区建筑环境与民众社会生活紧密关联,在城市物质与社会环境中不时地传递着审美信息,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情操。” [13]

  我国历史性城市的社区,大都不缺少历史,不缺少文化,然而真正缺少的是对历史的挖掘,对文化的唤醒。由于每个社区所在不同城市,以及位于城市中不同位置,因此所发挥过的历史作用,以及正在发挥着的现实作用不同。一些过去曾经精英荟萃、影响深远的社区,现在看来平淡无奇,然而随时代的发展,其文化价值逐渐凸现。例如北京的菜市口社区,总面积44公顷的范围内有胡同街巷32条。在明代永乐以来的600年间,先后云集了近500座会馆。当年参与编纂《四库全书》的4200多位清代文人曾多在此地的会馆居住,遗留至今的名人故居就有69座。在天津的五大道社区,有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各国风貌建筑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在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这些显赫一时的住户希图安逸,不事张扬,房屋以不超过三层为主,实体院墙,隔院临街,繁茂的花木掩住门窗,深邃、幽静的私密性氛围,构成五大道社区的文化特色。在南京的颐和路社区,20世纪20至40年代,先后建造了约1700座花园式住宅,总面积69万平方米,平均每户达400平方米,千姿百态的花园式楼房,成为社区民众传统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在厦门的鼓浪屿社区,近代建筑群由美国领事馆旧址、汇丰公馆旧址、亦足山庄、寂庄花园等19处共28栋保护建筑组成,范围涵盖全岛,形成鼓浪屿的特色文化景观。

  海南,从唐宋时代起与南洋就有交通贸易往来。由于频繁的商业活动和航海运输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海口民众不再满足于原地经营,纷纷走向更远的世界。20世纪20年代,海南热情邀请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兴业。于是一批批琼籍归国华侨,或衣锦荣归,或落叶归根,纷纷在海口建基立业。他们效仿南洋建筑风格特色,建成一幢幢骑楼式建筑,用于商用和居住,家家户户所建骑楼式建筑逐渐连接形成街道,成为“公共走廊”,一条条骑楼街道又构成大片繁华的骑楼街区。据《海口文史资料》载“仅二年,争相修建有骑楼的新式楼房计800多幢,使海口面貌焕然一新”。一幢幢饱含岁月沧桑的骑楼,镌刻着百年以来的文化印迹,串联起海口变迁的历史,是海外华侨集体记忆的共同载体,凝聚着社区民众的思想和情感,向人们展示出海口民众善良、坚韧、执著的精神和气质,这种精神带有博大和宽阔,这种气质充满传奇和神秘。海口骑楼老街,是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保留顶级规模、保存基本完好、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今天,骑楼老街被命名为“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街”受到保护而免于拆毁,对海口来说是城市中心区最后保留下来的具有文化意义的传统商业空间,是海口市民共同拥有的引以为豪的文化财富,今后也必将成为海口城市建设的重要文化地标。” [14]

  今天的城市建设,不应该仅仅是追求物质利益空间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构筑温馨包容的社会文化载体。在漫长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社区文化特征弥足珍贵,应该得到妥善保留,因为这些社区是现代人理解城市精神和寻找归属感的源泉。仅从短期经济发展的角度衡量,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建造高楼大厦远比保留传统社区的低矮房屋更具经济效益。但是,传统社区所蕴藏的珍贵回忆和共同情感,却是建构一个国民归属感的必要条件,一旦失去将没有任何办法取代。只有保留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商业氛围,以及社区民众交往空间等,才能使社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成为可能。

  新加坡政府将这一思想作为社区文化保护的基本策略。新加坡河北岸的克拉码头曾是造船与修船中心,密集分布着低矮的货仓和店铺。1983年货运驳船迁离新加坡河后,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使克拉码头周边迅速高楼林立,对于市中心滨河沿岸所留存的历史建筑,新加坡政府并没有将其拆除,重建更具经济价值的商务办公设施,而是将这里的数十座货仓和店铺,保护性再利用为独具特色的餐馆和酒吧。如今,克拉码头成为附近金融区职员和国外游客最爱光顾的休闲去处,成为该社区的重要文化特征。实践证明,重新认识与全面发掘传统社区独有的特征与个性,并予以强化,可以为将来的谨慎发展提供指引。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客观存在,同样占有着一定的文化空间。它们以口述、

  表演、技艺、文字等形式存在,除音乐、戏剧、绘画、书法等内容外,还有各类文化活动等。

  近年来首都博物馆推陈出新,不仅仅停留在对古代文物的重视上,也开始记录北京近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例如声音的收集与展示,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和工作方向。首都博物馆特别录制、采集了一些能够代表老北京文化、极具北京特色的声音,并且对这些为人们熟知和喜爱的声音进行了整理,按照《胡同的一天》《四季的声音》等主题进行展示,使参观者在博物馆的环境中,不但可以观赏历史,还能够倾听历史。走在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的展示空间,耳边时而传来老北京的特色声音,例如有轨电车的汽笛声,走街串巷商贩的吆喝声,邻里街坊的寒暄问候声,用丰富多彩的声音,展现出北京城市的风貌和日新月异的变迁。同时,选取了一些声音在民俗展厅中展示,使观众仿佛置身于老北京的大街小巷,耳边不时传来胡同中的鸽哨、磨剪子的吆喝声、各种货摊的叫卖声,无形中渲染了展厅的气氛。这一保护声音资源的尝试,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代社区文化有很丰富的内容,包括历史、艺术、教育、科技,以及市民文化素质,其中文化遗产资源是一个社区最宝贵、最独特的文化优势。作为一种难以复制的稀缺资源,文化遗产为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永不枯竭的艺术养分。张颐武先生对社区文化进行过仔仔细细地观察,对街头文化有着深刻理解,“街头是城市的血脉,都市的文化正在街头展开,许许多多的生活故事和生命的旅程也在街头发生”。“现在有三股力量在街头存在。一股是以老人和城市的本地居民为中心的,以秧歌、京剧形式的将传统的民间艺术转化为街头文化的‘老式’街头活动。一股是以都市年轻人为中心的街舞、滑板等等具有青少年青春气息和时尚文化特点的街头文化,它们往往有点反叛正统的特色。另一股则是以安静的街边的星巴克等为特色,以白领和自由职业的中等收入者为花钱的那群人,以‘咖啡’为中心的观看式的街头文化。三股力量一种原因是平行线般地互不相扰,另一方面却也难免相互竞逐优势。”“城市不可能绝对光洁和绝对平滑,它需要有一些褶皱,需要有一些本地特色和本地的情怀。” [15] 今天,人们需要在城市中、在社区里感受更多文化活力,体验更多真实情感。城市文化属于广大市民,社区文化属于当地居民,对于人们的多样性需求,应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人们不仅仅需要充满现代感的城市氛围,也需要来自社区民众文化生活的特色展现。

  澳门从明朝中叶开始直到战争,是南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开放港口之一,是西学东渐、东学西传的主要桥梁,身临其境地见证了东西方文化长达4个多世纪交汇融合的历史。这段漫长的历史与不凡的经历,使澳门积淀了深厚的文化渊源。“澳门历史城区”方圆仅1平方公里,以旧城为中心,通过相邻的广场和街道,串联起24处历史建筑群,成为中国境内现存历史最古老、保存最完整、布局最集中的中西特色建筑共存的历史城区。更重要的是,这个华人与葡人在历史进程中合力营造的独特生活社区,栩栩如生地证明了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生活习俗可以兼容并包,实现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平和交融、和谐并进,铸造出澳门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也使澳门传统社区成为一座活生生的人文博物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的文化社区。 [16] “这里,不仅有奢华亮丽的赌场酒店,更有古朴迷人的市井小巷;不仅有霓虹闪烁的都市情调,更有朴实无华的乡土气息;不仅有玩乐冒险的世俗生活,更有深沉动容的历史韵味;不仅是颇具声名的东方拉斯维加斯,更是中西荟萃的文化古城。” [7] 经过多年的科学保护和合理规划利用,澳门历史城区所蕴藏的文化积淀和内涵得以揭示和弘扬。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宝贵财富。

  中英街位于深圳盐田区沙头角镇内,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全长250米,宽约3~4米,街心以八块界碑石为界,西侧为香港,东侧为深圳。1898年中英签署《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殖民者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北部及附近岛屿,将桐芜墟西侧的小河划为“界河”,树立界石,后因河道干涸形成街道。人们在界碑两侧填土整基,盖起房屋发展商业。至20世纪30年代,这里已是商号林立,成为沙头角最繁荣的一条街道,街内杂货布匹、油盐柴米、山货药材、店铺客栈等门类齐全。由于英国殖民者在九龙关设立税收关厂、缉私关厂,两地民众只可以通过关卡互相往来。改革开放后,“一街两制”的中英街成为举国闻名的购物天堂。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收回香港,中英街又成为“一国两制”的历史见证。今天,这条街道无声地述说着一百年来的坎坷历程。中英街及界碑,既是19世纪末我国贫穷落后、清王朝腐朽没落的历史见证;又是帝国主义疯狂侵略、瓜分我国的历史见证;还是我国改革开放、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见证。如今又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并实行“一国两制”后的可喜变化,成为向广大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延续中英街及界碑的故事,并妥善加以保护,具备极其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8]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悦文彦,译.北京: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5.

  [2]安来顺.生态博物馆在民族文化遗户保护与利用中的理论和实践价值[C].中国昆明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2006:155.

  [3]刘桢贵.四川省成都市:实施城市记忆工程传承历史文脉[J].城乡建设,2008,(8):37.

  [4]李兆放.“七号院”四合院修缮的“商业蓝本”[N].中国建设报,2008-12-9(2).

  [5]彭兆荣.“第四世界”的文化遗产:一个艺术人类学的视野[C].中国昆明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2006:246.

  [8]玛吉·鲁塞尔——恰尔迪.城市环境中以地区为基础的教育[J].国际博物馆,2006,(2):71.

  [11]庄礼幸,李瑞娜.深圳建成首个劳务工历史博物馆[N].中国文化报,2008-3-30(3).

  [13]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37.

  [16]徐超.成功申遗五周年澳门世遗保护再上台阶[N].中国文化报,2010-7-17(2).

  [18]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05.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经典案例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