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是运用印墨或上色涂料经过印刷机械设备,在纸张或其他承受表面上重复地再现各种是非或五颜六色的图画和文字的信息传达技能。
印刷术可追溯至公元2世纪末我国的拓印,即用纸和墨从石碑上拓下图文的仿制办法。纺织中的印染技能对雕版印刷也有很大的启示效果。大多数专家觉得雕版印刷的来源时刻在公元590~640年之间。
关于活字印刷的记载首见于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公元1041~1048年,布衣身世的毕升用胶泥制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第一个用木活字印书的是我国的王桢(约1313),他刻了6万个木活字。
12世纪,造纸术从我国经中亚传至欧洲,印刷术也逐渐传至西欧。1450年左右,德国的古登堡(J.Gutenberg,1395-1468)用铜模铸出了以铅、锡、锑合金为资料的活字,并形成了由拣字、组版、填空、齐行和印刷还字4个过程组成的活版印刷工艺。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传入欧洲并得到改善和推行,促进了文明、科技和先进思想的广泛传达和沟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预备了条件,加快了欧洲社会变革的进程。